查看原文
其他

在元宇宙里,建筑师能干什么?

ECHO 回响之外 2022-11-17



 ©


ECHO

洞见 X 元宇宙



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家斯蒂芬森的《雪崩》出版在当年造成了空前的轰动,书中描述了一个“Metaverse”(虚拟实境)的世界,这个由三维数字构成的空间,既与现实世界平行,又与社会紧密联系,真实世界的人们只需通过公共入口,就能以虚拟化身的形象进入“Metaverse”,可以工作,可以生活,可以娱乐,总之进入“Metaverse”,就能开启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人生”。



2021年元宇宙持续发酵,但这个概念却在科技界长期存在,伴随着VR、AR等技术的发展,元宇宙或将成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 Artstation





小说的作者斯蒂芬森实际上也是蓝色起源公司的兼职顾问,AR公司Magic Leap的首席未来学家,所以他的科幻小说并不止于概念,反而非常“技术流”,“Metaverse”在当时的提出,可以说极具关键性、启发性地在技术上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思路。多年以来,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科幻概念,“Metaverse”元宇宙被认为是只有建立在传统互联网空间基础之上,伴随着多种数字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才能相应构建起来的一个将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全部囊括覆盖的“虚拟世界”。



在《雪崩》中的一个庞大虚拟现实世界,人们可以用数字化身来控制世界。



或因为遥遥无期的疫情,或因为不断普及中的5G技术,当时间进入2021年,从3月份的元宇宙第一股美国游戏公司Roblox上市,到10份Facebook母公司Meta的成立,再到腾讯、字节跳动、HTC等全球的科技巨头们纷纷高调宣布正式入局元宇宙,大家都试图构建起一个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无论这一概念的炒热,是不是当下全球社会“超饱和”经济困境下的一种资本破局,但不可否认的是突破了传统时空物理概念的元宇宙,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未来发展的“不设限想象力”。


在扎克伯格看来“临场感”是元宇宙世界的第一关键词。如今的互联网社交是基于“视听”两种感官的体验,而元宇宙将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弥补“触觉”乃至“嗅觉”和“味觉”,打造一个为“五感”服务的新型互联网社交空间,让人能突破时空的物理限制,真实的体验到与其他人在一起的“临场感”。因此元宇宙会更强调人和场景之间关系的构建,而建筑师、设计师作为空间和场景的建造者,在元宇宙中也具有更多可能性。


Meta 官方发布会中展现的元宇宙场景




2020年随着全球疫情的大范围爆发,虚拟空间产业逐步呈现爆发式增长,居家办公和ZOOM线上会议成为一种新常态,SpacePopular设计事务所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虚拟空间社交化的无限潜力。


他们率先设计了全球首个建筑学VR会议厅,将建筑行业的会议以更真实、生动的形式在线上展开。设计师以巴塞罗那的城市为灵感,设计了整个线上会议虚拟空间,共有9个虚拟房间,每个空间都根据不同形式的会议而有所不同,并将巴塞罗那鲜活的城市形态引入到会议之中。


而参与者在进入虚拟建筑前可自定义自己的形象和声音等基础设置,完全打破了常规线上会议的枯燥感,以及线下会议空间的封闭性,随之打开了新型互联网社交空间的多元形态,空间和建筑将无法被单一的场景功能而定义。



Space Popular 全球首个VR会议空间





建筑师常常困扰的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一个建筑的诞生,离不开物理世界中诸多元素的交互影响,从一砖一瓦的材料性能,到风雪雨水的自然条件,都会让最终落地的建筑与理想中的“完美”有所差距,而这种客观物理条件上的遗憾在元宇宙中,将被最小化。


《盗梦空间》中曾描绘过一个场景,男主柯布和妻子在最深层的梦境空间中,可以突破物理条件的限制,仅凭借意识和想象力就能建造出各种超乎想象的建筑,甚至整座城市。而现实中,阿根廷数字艺术家Andrés Reisinger通过CGI技术将囿于现实而无法实现的空间设计再现重构,为人们真正展示了虚拟空间的无限性。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筑梦师可以在梦境中建造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建筑。



Andrés Reisinger共耗时4个多月,设计了10件不可能的虚拟家具:“纠结”的椅子,“泡泡糖”般的沙发,排列被完全打乱的抽屉等等,这种突破了常规设计形态的虚拟家具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造梦感。同时,每一件家具可以放在如Decentraland、Minecraft等任何共享的3D虚拟空间中的游戏或虚拟空间中的玩家享用,增加了虚拟空间中社交的趣味性。


在元宇宙中,物理条件不再必要,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的数字信息环境,以及社交化的基础需求。这就使得元宇宙中的虚拟建筑区别于传统的3D建模,从一开始就拥有很强的社交性、互动性。



《The Shipping》是Andrés Reisinger对于未来的家具的幻想,2020年1月份在网络平台拍卖会上创下不到10分钟全数售罄,总成交额高达45万美元的纪录。 © Behance



颇为超乎想象的是虚拟建筑能够依托人们的社交性而无限生长,因为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伴随着各种“虚拟替身”和“数字信息”的不断涌入,虚拟建筑将如一种有机生命体般不断地自更新。


由中国和俄罗斯共同组建的DA!建筑事务所,便是基于元宇宙中的空间无限性而建设了全球首座元宇宙媒体中心大楼。整栋大楼的建筑空间不再单纯地强调场景的功能属性,而是更趋于社会化的。每一个空间的功能都有所不同,但却不设限,没有固定的功能使用边界。来自地球上任意角落的媒体人,均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进入大楼,从而令信息的交流和使用无障碍化。


同时,随着每个入驻到媒体大楼中的人所带来的不同信息,又能令大楼层数逐渐增多,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完全摆脱了固定物理边界的限制。而除了建筑形态的重构,城市生活也势必发生新的变革。



不考虑重力,不考虑引力,元宇宙是否可以跟生活跟自然的体系一样的发展?





过去百年间,不同时代的技术发展总会对建筑和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时,“信息环境”正在逐步纳入到当下建筑设计的价值体系建构中。


无论是虚拟空间还是真实物理空间中的建筑构建,都越来越离不开参数化。一个合格的建筑师需要融合从传统建筑学到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角色更加多元。



南昌VR之星·虚拟现实主题乐园 © 博斯空间设计



就在今年10月份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上,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个元宇宙项目“赛博城市孵化器”,他们基于参数化主义希望能够探索出一种虚拟网络与真实空间相整合的建筑新模式。


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进行办公、开会、交易以及看展等等社交活动。比如艺术家可以在虚拟画廊中展出作品。而相应的,无论观众和收藏家身处何方,都可以自由进入画廊观看展览,并随时进行交易,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让城市社交生活变得高效而便捷。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合伙人舒马赫提出的参数化主义,将标准性的参数符号贯穿在建筑与场地的设计中,使场域中的空间活动具有交流性。



在未来,人们将不仅仅只通过手机或电脑才能进入互联网,而是在真实的城市空间中,通过建筑中的参数化大屏幕和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虚拟空间中,与朋友见面,又或是看一场演唱会、开一次会议等等。


这时,建筑已不再是纯粹性的物理空间,它承载起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连接通道的技术性功能,建筑也因此具备了组织和建立交流互动空间的社会功能,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数字智慧型城市生活。



上海易星球混合现实游乐场 © 协调亚洲


 ©编辑部的话


对于元宇宙,有人说它是自我蒙蔽的炒作,有人说它是互联网的未来。在虚实相生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早已身处其中,看见虚无,才知真相,当想象力足够抵抗假象、创造真实,我们才能张开双臂拥抱那个“已经到来的全面的、立体的、完整的未来”。


 ©



特约撰文 | 张羽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辰一

图片 | Artstation、Behance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回响圆桌 | 我们邀请了几位知名设计师,与他们聊聊时代新私宅


大地漫游,无岸之舟


南京为何总是悲情?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